王柏荣
很惭愧,直到小编写这篇文章查阅资料时,才知道他们的名字,想必你也可能很陌生,但是只要一提起《没头脑和不高兴》、《三毛流浪记》、《舒克和贝塔》、《大闹天宫》等一系列童年经典动画作品,你一定耳熟能详,没错,正是以上这些大师肩负着老美影厂的兴起,和汹涌的外来文化分庭抗礼,并将国产动画带出了国门,惊艳了世界,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王柏荣大师的最高成就则是剪纸动画,指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和水墨画、定格动画、皮影动画等一样都是中国动画艺术史上的瑰宝。他执导过的剪纸片主要有《小刺猬吃西瓜》、《抬驴》、《老鼠嫁女》、《南郭先生》及《火童》等,其中影片《南郭先生》获同年金鸡奖提名。
剪纸动画和其它艺术形式不同,在国内,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体现的是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活动,用@动画学术趴的话说:水墨动画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雅」的一面,继承了文人的风骨;那么,剪纸动画则代表了曾经中国动画「俗」的一面,更具有乡土的趣味,也就是说,它更接地气,所体现的也多是不同地域间特有的文化特色。
比如《抬驴》,使用了河北蔚县剪纸艺术风格;《老鼠嫁女》,则采用了山东高密的剪纸艺术风格;《火童》采用了云南少数民族蜡染艺术…
其中,小编印象最深刻的是根据中国云南古老的哈尼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火童》,它也是王柏荣大师导演的最出色的影片,吸收了壁画、油画、现代装饰画的绘画技巧,别开生面地运用线条分离形体的手法,把线条的感情语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剪纸片的表现形式。
主要讲述了远古时候,妖魔抢夺走火种,哈尼族地区陷入黑暗;少年明扎继承父志,在与妖魔争夺火种的过程中,吞下火种化为火球后消灭妖精,用生命换来大地夜晚中光明的故事。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阴影,现在还能回忆起第一次看时毛骨悚然的感受:
片中的场景大都偏暗,使人压抑,这种感觉在阴仄的老妖魔洞府更甚,加上老片特有的配乐和出其不意的场景,让当时的小编心惊肉跳,晚上还梦见自己变成了明扎在幽深且长的黑暗中手执火把探索,突然被暗中窥伺的大魔王抓住…那凶神恶煞的模样现在还记得。
这种感觉后来在老美的恐怖片《黑暗侵袭》中又体验了一把,刺激!
现在想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心中杂念太多,没有小时候看片时强烈的代入感了,不过很庆幸经历了国产动画最辉煌的时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不夸张。
虽然那时候有的作品没有现在的精致,但是胜在特色鲜明、故事性强、寓教于乐,有很浓郁的民族色彩,凝聚的都是老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哪像现在许多子供向作品打着振兴国产动画的旗号,背地里干着“ctrl+c,ctrl+v”的勾当骗补贴,成片更是惨不忍睹。
更可悲的是市场化运营后,加上数字技术的冲击,剪纸动画这种费时费力没有市场的艺术形式也逐渐没落,王柏荣大师虽痛心疾首,力求和国际接轨但还是无法挽救。这是一种革新的潮流,每个人都被裹挟着前进,用我一位老师的话说,“国人不怕糟蹋好东西,毁的还少吗?”
我无法反驳。
在长久的隔断后,新生代动画人出来了,雨后春笋让他们嗅到了春天的味道,似乎一夜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前辈大师们定的基调太高,他们无法逾越,或者说根本看不上,那就用“拿来主义”吧,哪国动漫产业厉害那就“借”谁的…
他们自以为揣度了国人的心理,拿出一张张骄傲的成绩单,上面是班主任鼓励肯定的评语和大红批注的高分,“看,我成功了!”
是这样吗?其实只是我们(观众)没得选择而已…
这点也让王柏荣大师担忧。
好在国人幡然醒悟,《镇魂街》、《一人之下》、《我是江小白》等以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为蓝图结合当下新潮的时代背景的优秀作品频出,也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那么诸如剪纸动画的多种艺术形式就没有市场了吗?
有的,国外《小羊肖恩》等定格动画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起源于福建等地的布袋戏系列也正在内地市场逐渐展露头角。
所以,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人尝试,不尝试,哪来的成功?
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国产2d动画虽远不及日韩,3D弯道超越也翻了车,但是我们最大的倚仗便是沉淀了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郭德纲的话说:“无论哪行哪业,最后拼的都是文化。”
我想诸如王柏荣等大师最大的夙愿不是让世人知道他们的名号,而是将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崇出去。“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最后向这些躬身创作无私奉献的老艺术家们致敬,你们放心吧,优秀民族文化自有后来者发扬光大!我坚信不疑!
完